规章制度

实验室管理制度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规章制度 > 正文

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实验室(中心)标准化建设规范

发布日期:2017-03-14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一级指标

二级指标

具 体 要 求

实 验 室 ( 中 心 ) 实 施 要 点

管理体制

实施校、院(系)两级管理。

学校有关于实验室(中心)建制的文件

实验室(中心)建设

1、学校负责实验室(中心)建设,并提供正常运转、维修及更新改造经费;

2、实验室(中心)实行主任负责制,主任由学校任免;

3、实行人才流动、竞争上岗、定期考核的管理机制;

4、有整体规划和阶段性建设目标;

1、学校有中心建设经费投入计划;

2、实验室(中心)设置申报书、实验室(中心)任务书,有主任任命文件;

3、学校有人才流动、竞争上岗、定期考核的管理办法;

4、学校有实验室整体建设规划、实验室(中心)有建设规划及近期工作目标。

主要任务

1、承担全校有关专业本、专科学生基础、技术(专业)基础、专业实验教学;毕业环节实验;

2、负责实验教学课程建设、实验教学改革及相关理论、方法研究,组织有关培训;

3、向校内外开放,开放服务收入作为运行经费补助;

1、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实验教学任务

2、结合实验教学课程建设、实验教学改革开展相关研究,并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;

3、制定向校内外开放、对外服务的收费标准。

4、每学期有相应的完成任务情况的总结并有齐全的书面材料。

管理手段

1、实验教学、基本信息、仪器设备等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,并具备多媒体开放实验教学的软硬件环境;

2、有向校内、校外提供资源服务的网站和网络资课程源系统。

1、在制订建设方案和计划时,体现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;

2、建有网站和中心的数据库;

3、有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和网络课程资源;

 

实验课程

1、实验学时≥32应独立设课;

2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,形成配套、科学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;

3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,制定实验课程大纲;

4、有完整的自编出版或选用其他高水平实验教学教材;

1、实验课程独立设课;

2、建立配套、科学的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;

3、有系统和完备的实验课程大纲;

4、具有完整的自编出版或选用其他高水平实验教材;

实验

教学项目

 

实验项目分为:

1、基本(验证)型;

2、综合性及设计性型;

3、研究创新型;

1、依据实验课程大纲制定实验项目;

2、有实验项目卡;

3、基本(验证)型、综合性及设计性型、研究创新型项目学时比例应占该课程实验教学项目(学时)总数的50%、30%、20%左右。

实验课时

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合理的:

1、基础课的理论教学课时与实验教学课时;

2、专业课理论教学课时与实验教学课时比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。

1、制订本学科和其他学科基础课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,且理论与实验教学课时比例合理;

2、制订专业课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,且理论与实验教学课时比例合理。

实验教学基本要求

1、实验教学内容符合认知规律,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;

2、通过实验教学,学生能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、正确使用仪器、准确取得实验数据的能力;

3、学生具备正确处理实验数据、表述实验结果的能力;

4、学生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,并且有综合分析、科学推理、做出正确结论的能力;

5、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及其他信息源,能正确进行实验设计(选择方法、条件、仪器和试剂等);

6、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、创新设计能力。

1、实验教学内容要符合认知规律,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,实验教学项目安排符合循序渐进、由浅入深的要求,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。

2、具有完善的学生实验报告档案积累;具有学生设计(创新)性实验的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报告档案;

3、有连续完整的实验课程表、实验日志

实验教学考核

1、 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单独考试;

2、 实验成绩要登记、建档。

2、非独立设课的实验成绩应由实验报告、平时实验成绩、期末考核成绩三部分组成,具体比例由实验室(中心)自定。

1、制订实验教学考试、考核办法;

2、建立学生实验考核、考试成绩档案;

3、期末实验成绩上传教务处;

4、考试试卷归档

实验教学研究及成果

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,及时进行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和新实验方法研究,要适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。具体要求是:

1、 每年应适当更新一定数量的实验内容;

2、 中心人员参与省级以上统编教材或自编教材的编写;

3、 有校级或省级实验教学成果改革及实验技术立项;

4、 有校级或省级实验教学成果改革及实验技术成果奖项;

1、制订年度实验教学内容更新计划和实施方案;

2、有新实验方法研究立项计划和进展;自制实验教学设备的研究与开发;

3、结合产、学、研,进行研究成果(或生产成果)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;

4、有项目内容更新后正式出版的实验教材;

5、2年有一项校级或省级实验教学改革及实验技术立项及成果奖项;

开放情况

1、中心计划内教学任务应服从总体教学计划安排。业余开放时间平均不少于计划学时的50%(包括第二课堂、各类竞赛等)。

2、基础课教学实验工作量: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电工电子≥64800人时/年;计算机≥17万人时/年;力学、机械及其它≥23040人时/年;

3、专业课教学实验工作量≥6480人时/年,或承担5门以上课程实验教学任务。

1、中心要制订措施,积极进行实验室开放,在完成实验教学的同时,制定开放实验内容及安排表;

2、中心要进行年度开放人时数统计(包括校内、外),有开放实施情况记录,材料要及时整理归档;

 

教材建设

1、现有实验教材能覆盖本中心承担的所有实验教学项目,并在新技术、新方法、新设备及先进实验手段方面有突破,实现了基础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结合;

3、 中心使用省级以上统编教材或自编的实验教材。

1、有符合本学科培养目标要求的实验教材;

2、要有符合其它专业相关学科培养目标要求的实验教材;

3、要使用省级以上统编或自编出版实验教材,并按照实验教学独立设课的要求,实验教材形成体系。

4、使用的实验教材,要在新技术、新方法、新设备及先进实验手段方面有突破,实现基础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结合。

基本要求

实验教材应明确属性(类型、涉及专业)、目的与要求、软硬件条件、内容与步骤、实验报告格式、实验结果测评等内容,并充分体现自身特色。

1、使用的教材应明确属性(类型、涉及专业)、目的与要求、软硬件条件、内容与步骤、实验报告格式、实验结果测评等内容,并充分体现自身特色;

2、有相应学科专家对教材的评价材料;

现代化

实验手段

中心在先进实验技术手段建设上,要不断创新并取得实际成果,逐步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;有自行开发(或引进)的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和多媒体实验教学软件(课件),并在实验教学中得到较好应用。

1、要建立和自主开发适合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和多媒体实验教学软件(课件);

2、要建立适合实验教学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和设备条件;

3、要逐步开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,并建设相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领导班子建 设

1、实验室(中心)设主任1人,由学校任命,全面负责中心工作。主任应具有正高职称任职资格,并在本学科方向有较大影响。

2、国家级、省级实验室(中心)可增设副主任1-2人,由主任提名,学校任命,协助主任工作。副主任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任职资格。

1、中心主任(正高职)1人,副主任(副高职)1-2人,由各学院提名,学校发文任命;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中心的各项工作;

2、中心主任应有明确的岗位职责,根据岗位职责说明书的要求,明确分工,做好中心的规划、建设、管理等各项工作;

 

 

队伍结构

 

1、实验室(中心)人员由实验教师(含专、兼职)、实验技术人员(含管理人员)两部分组成。人员结构应科学、合理,与学科建设及发展需要紧密结合。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占30%以上。

2、实验教师(含专、兼职)人数与教学任务量相匹配,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数占80%以上;

1、中心人员由实验教师(含专、兼职)、实验技术人员(含管理人员)两部分组成。人员结构应科学、合理,与学科建设及发展需要紧密结合。

2、中心要建立人员组成情况的详细资料及管理数据库;

3、中心应按工作量合理配备实验技术人员的数量和层次;  

人员培训

实验室(中心)每年要制定培训计划,针对不同层次人员的特点,组织安排培训。

要针对人员结构和特点组织安排进修培训,并制订详细地培训计划和实施措施,有历年人员培训计划及落实情况资料。

考 核

根据实验室(中心)工作特点,制定各类人员具体考核办法(或执行学校的办法),并按办法规定进行考核。

根据学校有关人员考核办法,制订实验室(中心)的人员考核办法,定期进行考核,并将历年考核材料整理归档。

 

仪器设备配 置

基础课实验1人(1组)1套;其他课程实验3~4人(1组)1套要求配置,每个实验项目常规仪器配置原则上不低于5套(专用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例外)。指导教师按1人指导15~20名学生标准配备。

1、仪器配置、指导教师配备按照要求配置;

2、专用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根据使用需求提出,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要体现资源共享的原则;

管 理

1、仪器设备购置有立项、论证、招标、验收、使用、维修和报废制度;

2、中心要建立设备固定资产明细总账,各分室要建立分户明细帐;有明确的资产管理人;

3、仪器设备固定资产,账、卡、物相符率达100%

1、有仪器设备建设立项、论证、询价、招标、购置、使用、维修和报废制度各项制度;

2、1000元以上仪器设备分类号、名称、型号、编号、标签与实物完全符合;借出、借入设备要有相关证明材料;

3、1000元以下仪器设备及应建立低值易耗品帐,工具应单独设立工具帐;

维护及

运 行

1、仪器设备完好率95%以上;

2、年仪器设备运行及维护费,占仪器设备总值的3%。

1、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、维修工作,完好率95%以上;

2、有仪器设备维护和完好率统计记录;

3、有运行维护费投入、使用情况帐目;

仪器设备更 新

1、机电设备年均更新率8%以上;

2、电子仪器设备年均更新率10%以上;

3、计算机年均更新率20%以上。

1、中心应做好仪器设备的更新工作,保证大部分仪器设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;

2、有仪器设备清单和管理数据库,有年更新率计算记录;  

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 用

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年使用效益评价在50分以上(按教育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年使用效益评价办法执行)。

1、学校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和考核办法;

2、按教育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年使用效益评价办法,每学年进行评价,并做好效益评价计分统计记录。

3、实验室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操作及使用规程;

4、有使用记录、、维修记录、开放记录。

 

实验用房

1、实验用房满足实验教学任务需要,每次实验生均用房面积≥2.5M2

2、房间高度≥2.5M,地面防滑、耐磨,有特殊需要的应作防腐蚀处理;

3、房屋无破损,白色或浅色涂刷,实验室周边不邻振动源;

4、门(双开)窗完好,无缺损。

1、实验用房面积、标准符合满足实验教学任务需要,每次实验生均用房面积≥2.5M2

2、有实验用房明细表(楼号、楼层、房间号、面积数)。

3、其他符合建设标准

室内设施

1、实验台、柜、桌、椅无破损,无灰尘,结构规范标准,有特殊需要的实验台应由防火、理化板材料构成;

2、实验室通风符合要求;

3、有温度、湿度要求的实验室,按规定控制温度、湿度;

4、水、电、暖管道走线布局安全、合理,符合规定要求;

1、实验台、柜、桌、椅无破损,无灰尘,结构规范标准,有特殊需要的实验台应由防火、理化板材料构成;

2、实验室通风符合要求;

3、有温度、湿度要求的实验室,按规定控制温度、湿度;

4、水、电、暖管道走线布局安全、合理,符合规定要求;

室内环境

1、实验室内照明亮度在150LX以上;

2、室内噪声<55分贝(机械设备≤70分贝);

3、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,应具备三废(废气、废液、废渣)处理措施;

1、实验室内照明亮度在150LX以上;

2、室内噪声<55分贝(机械设备≤70分贝);

3、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,应具备三废(废气、废液、废渣)处理措施;

安全措施

1、 有防火、防爆炸、防盗、防破坏设备和措施,安全卫生责任明确;

2、 实验操作室、办公室、值班室分开;

3、 室内及走廊无杂物。

1、“四防”器材齐全,安全卫生措施健全,责任明确;

2、中心的实验室、准备室、办公室应分开,室内及走廊不堆放杂物;

特殊技术安全

高压容器存放合理;易燃与助燃气瓶分开放置,离火源10米以外;实验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,有使用许可证,操作人员有上岗证;具备有害射线超剂量检测手段;对实验用病菌、动物有管理措施;放射、剧毒物品有存放、领用管理办法。

1、中心的实验室用高压容器存放合理,易燃与助燃气体瓶分开放置,远离火源;

2、中心使用放射性元素及同位素,应有使用许可证和上岗证,并具备有害射线超计量监测手段;

3、中心实验用病菌、动物有使用管理措施制度;

4、有化学、剧毒品领用、管理、使用制度;

5、有特殊技术安全规定和措施,岗位责任明确;

 

物资管理

1、仪器设备管理制度;

2、低值耐用品及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;

3、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办法

4、仪器设备损坏、丢失赔偿制度;

学校对相应的物资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;各类规章制度健全,汇编成册,上墙张贴,有执行情况记录,材料完整并建档;

安全卫生

安全卫生制度上墙,指定专人负责,定期进行检查。

1、有安全卫生制度及负责人的资料,定期进行安全检查;

2、有安全卫生检查及对发生问题处理情况记录;

学生实验

制订学生实验守则,并要求认真遵守。

学生实验守则成文挂上墙,严格要求,认真遵守,有违规及处理情况记录;

档案管理

建立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并认真实施。

中心应建立和完善档案制度,加强档案管理。包括(中心各类文件、建设方案、设备购置计划、人员的考核记录、工作日志、实验日志、年设备运行记录、仪器维修记录、安全卫生检查等);

人员管理

制订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及培训、考核、晋升、奖惩办法(或按学校规定执行)。

中心制订各类人员(实验教师、实验技术人员)岗位责任及人员培训、考核、奖惩、晋升的有关文件和执行情况记录;

基本信息

收集整理

制订中心基本信息收集、整理、汇总制度,并使用网络化管理。

中心要制订基本信息的手机、整理、汇总制度,建立中心管理信息数据库,并使用网络化管理;。

上一条:青岛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(修订)
下一条:青岛科技大学实验室设置管理规定

返回顶部